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资讯

“云涌贵州”:解码首位产业数字经济新动能

发布时间: 2025-05-08 14:57:19 来源:南数网络

开篇:从 “数据沙漠” 到 “云上绿洲” 的逆袭之路

在贵山贵水间,一场由 “云” 驱动的数字革命正在重塑经济版图:2022 年,贵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达 90.5%,连续 17 个月领跑全国;华为云在贵安的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年增 50%,云上贵州集团利润同比激增 42.1%;3 万家企业通过云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,累计交易金额突破百亿元。曾经贴着 “地无三里平” 标签的西部省份,正以 “云服务” 为引擎,从 “数据沙漠” 蝶变为 “云上绿洲”,书写着数字经济弯道超车的新传奇。

一、首位产业崛起:从规模突围到生态构建

1. 云服务产业爆发式增长,重塑经济格局

  • 增速领跑全国:2022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 818 亿元,较 2020 年翻两番,全国排名从第 23 位跃升至第 17 位,成为增速最快的省份之一。以华为云、白山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商贡献核心增长,其中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年增 50%,支撑其全国政务云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25%;白山云边缘云服务覆盖 83% 的中国网民及 5.5 亿海外用户,CDN 节点数突破 1500 个,形成 “云服务 + 数据存储 + 算力支撑” 的全链条优势。
  • 云服务占比超七成:全省云服务相关产业收入占数字经济比重达 72%,构建起以公有云、私有云、混合云为核心的服务体系,华为云 “贵安集群”、腾讯云 “贵安数据中心” 等成为企业上云首选,推动贵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云服务输出地。

2. 企业上云催生数实融合新生态

  • 传统产业数字化加速:2.5 万家企业通过 “上云用数赋智” 实现转型,贵州轮胎 5G 全连接工厂依托云端 AI 质检系统,缺陷识别效率提升 80%,产品合格率达 99.8%;老干妈通过工业云平台优化生产流程,能耗成本下降 30%,订单交付周期缩短 40%。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超 90%,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突破 50,迈入深度融合阶段。
  • 平台经济异军突起:铜仁市网络货运、互联网医疗等平台经济规模达 271.87 亿元(2022 年),“贵人家园” 等政务服务平台注册市场主体 21.4 万家,数字化政务服务覆盖率达 95%,“数据跑路” 替代 “群众跑腿”,政务效率提升 60%。

二、区域协同: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赋能

1. 贵阳贵安:打造 “中国数谷” 核心引擎

  • 算力基建筑牢底座:21 个大型数据中心落地贵安新区,服务器承载能力超 225 万台,“东数西算” 贵安集群成为国家十大枢纽节点之一。华为云智算基地、腾讯七星数据中心、苹果贵安数据中心等构建 “存算一体” 生态,算力规模年增 40%,数据存储成本较东部低 35%,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数据中心集聚区。
  • 软件产业集群成势:大数据科创城招引企业超千家,国家高新区软件服务业收入增长 20%,形成以中软国际、航天云网为代表的软件开发集群,中间件、数据库等关键领域突破 “卡脖子” 技术,信创产业生态初步形成。

2. 市州错位发展,激活区域潜能

  • 安顺:设立首支 50 亿元大数据产业基金,软件服务业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,航空制造企业通过云端协同设计,新品研发周期缩短 40%,贵飞工业云平台接入设备超 3000 台,生产效率提升 35%。
  • 铜仁:聚焦网络货运、二手车交易等垂直领域,“云上贵州・铜仁登云” 平台入驻企业超 1.2 万家,平台经济规模年增 14.29%,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下降 50%。
  • 黔南:新华三服务器产线落地龙里,预计年产 10 万台,构建 “硬件制造 + 云服务” 产业链闭环,带动本地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长 60%。

三、基础设施:夯实云服务发展 “数字底座”

1. 算力网络通达,绿色优势突出

  • 信息基建投资强劲:2022 年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占比 59.85%,贵州移动、电信分别投入 61.86 亿、28.30 亿元,5G 基站数突破 15 万,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,贵阳、遵义跻身 “千兆城市”,互联网出省带宽达 18Tbps,数据直达粤港澳大湾区时延≤15ms。
  • 绿色算力领跑全国:依托年均 17℃的天然冷源及 “水火风光” 多能互补体系,数据中心 PUE 普遍低于 1.3,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 PUE 低至 1.12,能耗成本较东部地区低 40%,年减碳量超 200 万吨,成为全国首个 “碳中和数据中心集聚区”。

2. 技术创新赋能,突破关键领域

  • 区块链试点成效显著:作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,累计建成区块链服务平台 12 个,服务企业超 3 万家,交易金额突破百亿元,在政务数据共享(减少证明材料 60%)、农产品溯源(溢价率提升 20%)等场景实现 “区块链 + 云服务” 深度融合。
  • 研发投入爆发式增长: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发经费增长 239.2%,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 12 个,“贵算”“天眼” 等自主可控算力平台上线,在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等领域形成专利超 500 项,技术成果转化率达 75%。

四、未来图景:从 “追赶者” 到 “领跑者” 的战略路径

1. 短期目标:夯实首位产业地位

  • 规模突破:2023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目标增长 18% 以上,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 20%,“上云企业” 突破 3 万家,培育 10 家营收超 10 亿元的龙头企业。
  • 生态构建:围绕华为云、腾讯云打造 “一核多极” 产业集群,引进 50 家以上生态伙伴,建设 10 个云服务创新中心,形成 “研发 — 应用 — 服务” 全链条生态。

2. 中长期规划:构建数字经济新范式

  • “十四五” 愿景:到 2025 年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千亿元,年均增速超 20%,云服务收入占比保持 70% 以上,成为全国重要的云计算产业集聚区和数据要素流通枢纽。
  • 技术攻坚:建设 10 个以上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,在人工智能大模型、区块链跨链技术、边缘计算芯片等领域形成核心优势,推动 “贵州云” 服务辐射粤港澳、对接 “一带一路”,服务超 50 万企业客户。

结语:云服务改写区域经济基因

贵州的实践证明,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并非 “跟跑”,而是可以通过聚焦核心赛道实现 “换道超车”。当云服务从 “基础设施” 升级为 “首位产业”,其价值早已超越经济增速本身 —— 它重塑了产业结构(传统企业数字化率超 60%),改写了区域定位(从 “数据存储基地” 到 “智算创新枢纽”),更构建了开放生态(超 4 万家企业加入 “云上朋友圈”)。在 “东数西算”“数字中国” 的国家战略下,贵州正以云服务为笔,在喀斯特高原上绘制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图景,为西部省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 “云端样本”。从 “地无三里平” 到 “云涌万峰林”,这片土地的逆袭,正是数字时代 “变劣势为优势” 的生动诠释。

(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阅读,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、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。)
“云涌贵州”:解码首位产业数字经济新动能 第1张